欢迎进入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中文版
2022年03月16日
通知公告
Notice & Announcement
2011年10月29日由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1复旦-北大亚洲学论坛”在上海崇明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
论坛的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章清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亚太研究院院长吴志攀教授,复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分别致辞。吴校长指出2012将是政治上非常重要的年份,诸多大国面临改选换届,这对于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非常重要。在2012前夕,在这里开展这样一个会议,希望能从交流中获得一些讯息。金主任则对吴校长和所有与会者从百忙之中赶来参加本次论坛表示由衷的感谢,论坛至今已举办了5年,收获颇多,明年的论坛商议推行到年轻学者包括博士生参加,是一种传承延续的过程。
北京大学吴校长从法制方面阐述了何为现代国家;王晓秋教授通过中日韩三国发展的比较研究来表现亚洲国家在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历史经验;韦民教授则以新加坡为例展现了小国发展的脆弱性和生存战略;复旦大学朱荫贵教授以金融业作为切入点,展示了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民间金融活跃的历史图景,并对当下的一些金融现象有一定启示;戴鞍钢教授剖析社会城乡人口流动的历史为现代化道路提供经验教训;徐静波老师的文章从日本饮食文化的嬗变中获得东亚文化走向现代更生的启示。每位演讲者都从不同的方面给现代化以历史经验的启示,评论人的精彩评论则锦上添花,论坛气氛活跃,交流积极,与会者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总结发言中,章清教授又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何为现代性问题;如何看待西方以及现代化的推动所引起的社会变动。
闭幕式上金主任表示每次会议都会围绕着亚洲拟定一个非常大的主题,而每次北大复旦两校的学者都会从非常具体的题目做起,贡献了非常好的学术成果。这次会议提交的六篇文章涉及面非常广,从学科上说,有法律的、政治的、历史的、金融的;从研究视角看,有历史有现实,包括评论也都能将原文延伸开来,讨论充分。从研究取向上看,有具体的个案研究,也有相对大的比较研究。所以和以往一样,会议非常成功,并产生一些共鸣和思维的碰撞。从07年始至今已经是第五次,增进了友谊,这样的交流还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