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中文版
2022年03月16日
通知公告
Notice & Announcement
活动回顾 | 第六届“亚洲与世界的关键时刻”青年学者联合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17日至18日,由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中心、“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程项目与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亚洲与世界的关键时刻”青年学者联合研讨会在上海纽约大学成功举行。此次会议汇聚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海外多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围绕亚洲在全球语境下的跨区域联结、断裂与比较展开深入探讨。会议为期两天,设置五个主题分论坛与一场职业发展工作坊,由Angela Xiao Wu、Ka Lee Wong、Travis Klingberg、Benson Zhou与章可担任分论坛主持与评议专家,为论坛提供了专业指导与精彩点评。会议于4月17日正式开幕。上海纽约大学David G. Atwill教授发表开幕致辞,Lena Scheen教授回顾了前五届论坛的发展历程,肯定了该系列研讨会在推动青年学术交流与跨学科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场分论坛“技术、媒体与国家权力”中,来自澳门大学的姬芳序、南洋理工大学的杨滨伊、清华大学的陈昶文、岭南大学的王一帆与复旦大学的Nishant Dilip Sharma围绕技术发展、媒体表达与国家话语的交织展开讨论。这场分论坛通过跨媒介与跨国家的案例,探讨国家权
发布于2025-05-09
2025-2026 年度国际学术交流资助项目实施指南
崔钟贤学术院2025-2026年度国际学术交流资助项目崔钟贤学术院是为纪念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创始人、前SK集团董事长崔钟贤先生逝世20周年而成立的非盈利性公益机构,旨在继承并发扬逝者的遗愿——通过学术发展推动韩国跻身于世界一流国家的行列。崔钟贤学术院通过与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建立的学术合作机制,聚焦于全球战略和科技创新,从事跨学科研究。同时,学术院正在深化并完善过去二十多年来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推进的国际论坛、国际学术交流资助项目(ISEF)等国际学术交流事业。2025-2026 年ISEF计划邀请学者与韩国领先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为期一年或六个月的研究。该计划提供全面支持,包括往返机票、定居补助金、每月研究津贴、研究论文发表支持和意外保险。 2024 年,15名亚洲学者受邀参加该计划,并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在韩国开展研究。国际学术交流资助项目(ISEF)始于2000年。基于25年促进学术合作和支持来自亚洲国家的1,002名研究员的经验,崔钟贤学术院现在致力于将 ISEF 的范围扩大到真正的全球范围,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加入这一计划。目前,2025-2026年度国际学术交流资助项目(ISE
发布于2025-01-10
活动回顾 | “出版与近代中国的知识地理学:香港和上海双城记”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出版与近代中国的知识地理学:香港和上海双城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办。自晚清以降,香港与上海就成为中国的出版和文化中心,以此为背景,来自海内外的二十五位知名学者,从知识生产、文化交流、人员流动和商业文化等角度,对上海和香港两个城市的历史进行了深度探讨与研究。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协办。11月30日上午9时,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智库楼209会议室开幕。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教授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邹振环教授分别致辞。陈引驰教授表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活动与学术会议提供支持,陈教授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欢迎和感谢。邹振环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缘起,以及前一年在香港大学会议的情况。邹教授希望能通过沪港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学者关注近代沪港两地知识生产的历史。本次研讨会共分为七个场次。第一场陈拓、苏精、徐多毅三位老师的文章均聚焦沪港两地印刷机构的西书出版活动。陈拓老师首先从1843年开埠前上海的西书出版谈起,利用访到
发布于2024-12-30
活动预告 | “出版与近代中国的知识地理学:香港和上海双城记”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24年11月30日-12月1日地点:复旦大学智库楼209室主办单位: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协办单位: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会议议程11月30日开幕式9:00-9:15地点:智库楼209会议室(以下各分会场讨论地点均在此)致辞人:陈引驰(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第一场9:15—10:30主持人: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报告人:1. 陈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敬一堂到共乐堂:开埠前上海天主教会的书籍刊刻点评人:苏精2. 苏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上海墨海书馆与香港英华书院的比较点评人:徐多毅3. 徐多毅(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救亡图存到开蒙启智——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主题的嬗变研究点评人:陈拓第二场10:45—12:00主持人:章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报告人:1. 莫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近代徐家汇地理类图书出版活动研究点评人:宫陈2. 宋刚(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译注结合、图文连璧:近代土山湾印书馆与耶稣会的圣经汉译及出版点评人:莫为3. 吴海杰(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去”银行借贷:二十世纪初上
发布于2024-11-26
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24年项目资助开放申请通知
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Asia Research Center, Fudan University)于2002年正式成立,目前由复旦大学和韩国崔钟贤学术院合办。中心旨在推动复旦大学的亚洲研究,加强复旦学者与国内外学者的交流合作。亚洲研究中心2024年度课题资助于日前正式启动,具体说明如下:一、资助对象为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在职教学科研人员,无高级职称的申请人需具有博士学位。中心在研课题负责人和2024年结项的课题负责人不得申请。二、本年度资助课题分两种:规划课题(A类)和一般课题(B类、C类)。其中规划课题(A类)需符合中心重点规划支持的研究方向,方向包括:1、有关“亚洲”认同、“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形成或当下意义;2、亚洲国家地区之间的人、物品、思想文化交流和移动研究;3、亚洲陆路和海域的整体性研究;4、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规划课题A类资助5万元,结项要求出版1部著作及发表2篇学术论文;一般课题(B类、C类)的主题需与“亚洲研究”(Asian Studies)有关,具体可自选;其中,B类课题4万元,结项要求出版1部著作及发表1篇学术论文;C类课题3万元,结项要求出版
发布于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