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中文版
2022年03月16日
通知公告
Notice & Announcement
2010年5月20日上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藏宋子文档案第三次出版发布会暨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共同主办,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上海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办。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言。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教授首先代表学校致辞,他认为此次会议在复旦与胡佛的合作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资深副院长、档案馆馆长苏飒先生随后做主旨报告,他首先感谢复旦大学历史系吴景平教授、金光耀教授及胡佛研究院郭岱君研究员、林孝庭研究员、宋曹琍璇女士等人长期以来对复旦、胡佛合作计划的支持,他强调胡佛将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开放大量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供学者查阅、利用。上海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秘书长秦量先生也在会上致辞,他希望能与复旦大学探索新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推动宋氏家族的研究。随后,复旦大学历史系吴景平教授简要介绍了此次出版的宋子文档案,以及新成立的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的工作计划。
领导致辞结束后,各与会学者先后发言。苏智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认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所做的工作,推进了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政治史的研究。郭岱君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指出,胡佛档案馆对所藏档案采取全部开放的形式,而不是选择性开放,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料的价值,她希望以此给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带来更多突破。同时她也指出,随着胡佛蒋介石日记的开放,关于蒋介石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大陆学术界蒋介石的研究多集中于1949年以前,这是蒋介石研究中很大的不足。对此,刘维开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也做出回应,认为大陆学界基本只研究了蒋介石的“前半生”,而胡佛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却为学者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料。陈立文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指出,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局限于书面文字,而应当逐渐实现数位化,这是学术界未来必须发展的方向。陈谦平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则认为,史料的国际化非常重要,吴景平教授开启的由大学开发、整理档案的做法,更为未来中国大陆档案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起了模范作用。谢国兴研究员(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指出,台湾中研院档案馆所藏众多档案,基本已实现数位化,而其中外交部档案(1928-1949)尚未被学者充分利用。他欢迎海内外学者查阅,并期待与吴景平教授进行合作。宋曹琍璇女士就郭岱君研究员的提问,从口述史的角度出发,对宋庆龄晚年期待出国与家人团聚一事做出回应,认为是政治因素使其未能实现出国的心愿。此外,郑会欣(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吉田丰子(京都产业大学教授)、杨智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员)、王立诚(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黄亚平(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副研究馆员)、朱荫贵(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飞德(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世纪》杂志副主编)等学者也做了重要发言。
此次会议推出的是《战时岁月——宋子文与外国人士往来函电稿新编(1940—1943)》、《风云际会——宋子文与外国人士会谈记录(1940—1949)》及《宋子文生平与资料文献研究》三本新著。其中,《战时岁月——宋子文与外国人士往来函电稿新编(1940—1943)》与《风云际会——宋子文与外国人士会谈记录(1940—1949)》两书均采用中英双语形式,是复旦大学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合作整理、解密宋子文档案的最新成果,总计有400余份珍贵文献,较为完整地披露了宋子文与多位外国政要与国际友人的往来书信与重要会谈内容,真实再现了宋子文为争取国际援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所作的不懈努力。《宋子文生平与资料文献研究》则汇集了多篇宋子文研究的专题论文,海内外学者在书中对胡佛研究院珍藏的宋子文档案、蒋介石日记与其他珍稀史料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